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

为掩护百姓逆行与敌人鏖战 明代“孤勇者”汪芳山长眠石璧山-今日热文

来源: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:2023-05-26 10:57:41 分享至:

为了掩护百姓逃离倭寇屠刀,不惜逆行与数倍敌人鏖战


(资料图片)

明代“孤勇者”汪芳山长眠石璧山

泉州网5月26日讯(记者 吴拏云 陈起拓 文/图)石璧山,在晋江深沪,亦名狮峰山、烟墩山。这里迄今留有唐末才子罗隐所撰“璧山”二字。山上自古筑有烟墩(烽火台),抗倭名将俞大猷明时曾重修它,20世纪末杨成武将军也曾为烽火台题字。鲜为人知的是,这里的山中还长眠着为国捐躯的明臣汪芳山。

罗隐石璧山上留崖刻

唐末出了一位怪异的文人。他原叫罗横,字昭谏,余杭人。因屡试不第,乃更名“隐”,也就是后人熟知的“罗隐”。罗隐诗名满天下,与罗虬、罗邺并称“江东三罗”,但奇怪的是才华横溢的他却屡踬科第,从27岁一直考到55岁,总共考了十来次,全部铩羽而归。有史料称,罗隐是因“恃才傲物,尤为公卿所恶”,这才屡试不第。但不管怎样,试第无所获对罗隐的自信心打击极大,所以他为忘忧遣悲,开始周游各地,足迹一度遍及闽、浙、苏、皖、赣、湘、鄂等地,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赋。

罗隐也曾到过泉州。据文献载,他与南安诗人陈黯关系不错,因此于咸通六年至七年(865—866年)间来到泉州,访游晋江(包括后世分析而出的惠安之地)、安溪(时称小溪场)等地。清道光《晋江县志》称:“(罗隐)尝游晋江罗裳山、玉髻、石壁及惠安螺山,所至多灵异。”据《闽书》载,罗隐是“学道修真人”,有点“半浪子半神仙”的味道,甚至有人说他是“乞丐命、皇帝嘴”,说的话十分灵验。所以罗隐在泉州四处游荡时,随之而生的灵异传说也特别多。譬如有说他在晋江罗裳山画的马半夜会活过来,而今画马石犹存;在安溪则有其用烟杆插地遂成竹林的传说。

有一天,罗隐被朋友约至晋江一处叫“沪江”的地方游玩。罗隐一路走一路欣赏风景,心情十分愉悦。待到沪江江畔,见这里山色青翠,江水幽深,便随手在江边石璧山上题写“深沪”二字,自此“沪江”便被人们称为“深沪”。后来据说他又在石璧山上留下“璧山”二字。如今前往深沪石璧山,依然可以见到这方崖刻。其下方则有晋江市政府1999年立的“璧山崖刻”保护碑。

在石璧山上远眺沪江,风景旖旎。

“璧山”崖刻犹存

罗隐来深沪时,在石璧山附近有一座始建于唐的宝泉庵。那夜,罗隐来不及返回镇上,便借宿于此庵。相传,庵内有蚊子群起咬他,他一恼火便跟蚊子说:我睡东边,你们别来吵我,全给我滚西边去!结果,蚊子还真听他的话,全跑西边去了。所以在宝泉庵留下“庵左无蚊”的传说。《闽书》为此载称:“宝泉庵,庵左无蚊,亦以为罗隐忏云。”宝泉庵原本为佛道并祀的庵院,而今殿祀保生大帝吴真人(吴夲)。惜宝泉庵内,今未见有罗隐留下的楹联或碑刻。

宝泉庵而今殿祀保生大帝吴真人

俞大猷曾重修烽火台

石璧山耸立于深沪半岛上,亦名狮峰山。主峰碧峰岭,海拔78.2米,为当地至高峰,由是石璧山自古便被深沪人视为家园里的“靠山”。石璧山碧峰岭“北对永宁卫,南望福全所,西为深沪湾,四周一览无遗”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,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福建军务,经略福、兴、漳、泉四府沿海海防,“筑城一十六,置巡司四十有五”,徙港边巡检司于深沪,屯兵驻守。周德兴见碧峰岭是周边沿海的最高峰,于是在岭上建屯兵寨,名曰“深沪捍寨”,并修筑烟墩(烽火台),派兵轮流看守瞭望。若发生警讯,可以放烟或举火,数十里外的卫、所、巡检司均可望及增援。此后,石璧山亦称“烟墩山”。碧峰岭烟墩在明代中期曾被毁坏,后抗倭名将俞大猷曾重修。

石璧山(烟墩山)重修的烽火台

据深沪文史爱好者吴先生介绍,明时深沪巡检司城即设在石璧山,司城呈四方形,内外都用青石垒筑,中间填以沙土碎瓦,还算坚固。城墙顶上筑有垛子,守兵可在城上巡视防卫。南、北开有二门,城门顶呈圆弧形,城门上建有城楼。不过,由于明代倭患不断,司城损毁严重。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重修司城时,为方便百姓出入,东、西两边再各开一门,如此一来变成四方皆有城门。但日久年湮,在数百年内司城或因坍塌,或遭拆除,已难觅其踪。而今,沿着石璧山山道游走,仅见有些古城垣残留,一些墙体在现代还进行了加固,不过南、北两座城楼均未见其踪。

石璧山上密布着各类民居以及寺庙建筑,这些新旧交替的建筑物沿着山势绵延数里,远远望去宛若山城。邻里之间,笑语共闻、炊烟相接,颇富地方风情。来到主峰碧峰岭的古道上,蓦然遇见道旁立有一方“烽火台”遗址保护碑,据碑文所载,深沪烽火台遗址也已于1991年4月被列为晋江文物保护单位。从保护碑再经一个转角,即可见烽火台的“庐山真面目”了。烽火台原分上、下两层台墩,台墩由条石及三合土混筑,上筑三支“土筒”(今为开口的圆锥形烟囱),下设三个灶口。古时遇敌情,即于此处放烟或举火为号示警。白天放烟叫“燧”,夜间举火叫“烽”。烟墩守军能以“燧”“烽”准确传递军情,而且十分迅速。现今烽火台还建有三层石埕。抗日战争期间,烟墩三支“土筒”曾被日寇军舰炮轰炸毁其中一支。20世纪末旅菲侨胞捐资重修,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为之亲题“烽火台”三字。而今,“烽火台”三字碑立于第二层石埕内。

不断有游客前来观赏烽火台

汪芳山逆行杀敌救民

离烽火台遗址仅数百米的山腰间,有座三合土构筑的陵墓,静静卧于两株榕树之下。墓丘呈龟壳状,左右墓手打开,环抱一方不大的拜埕。墓前立有花岗岩墓碑,上镌“大明节义汪公”,墓桌下方浮雕有麒麟图案。此墓中长眠着的,正是明代为国捐躯的深沪巡检司巡检汪芳山。同时,这座墓也是明代深沪一场壮烈抗倭战役的见证物。

历史上的倭乱存在时间很长,但要说影响最大、受害程度最深的,当属明嘉靖时期的倭寇之乱了。嘉靖中后期,由于皇帝迷信方士,宠幸佞臣,吏治败坏,边事废弛,再加上朝廷严令禁止海外贸易,倭寇蜂起劫掠沿海,致使民不聊生。嘉靖三十七年(1558年)四月,数千倭贼在打劫福州、福清、莆田等处后,兵锋直压惠安县城。另有数股倭兵分头进犯安平、南安、永宁等地,各地烽烟四起。随后,猖獗的倭寇更是围攻泉州郡城,巡按樊献科率部固守20余日,直至各地卫所守军赶来支援,方才击退倭寇。

嘉靖三十七年五月,郡城遭围攻之时,由于附近卫队均去增援,沿海防御变得十分薄弱。一支近千人的倭寇部队瞅准时机,突然从海上登岸对深沪发起了袭击,一路杀戮百姓,抢夺金银财物。深沪巡检司城守兵眼见形势不妙,忙在烟墩燃起燧烟求助。然而,附近的卫所、水寨、巡司全都自顾不暇,无人驰援。危难时刻,深沪巡检司巡检汪芳山挺身而出,独率兵丁逆行迎敌。清道光《晋江县志·卷35·政绩志》载曰:“汪芳山,成都人。嘉靖间任深沪巡检。戊午年,倭贼由海登岸,度势难敌,密令民从小路逸走,以身由大路逆之,故为迟缓。”为了拖住倭寇,掩护民众从小路撤退,巡检汪芳山与巡检司兵卒放弃司城要塞屏障,冲到大道上伏击、拦截敌军。要知道当时巡检司城仅配备了弓兵一百人,汪芳山带着这点人马迎战,无异于螳臂当车。所幸,年初,都御史王询曾令各乡添设“专备城守”的乡兵,如此能召集的兵丁又多数十人。而据文献载,乡内除乡兵外,还有机兵(类似预备役),勉强又添数十战力。但就算这样,汪芳山能调度的兵丁也不到200人,与数倍之敌鏖战,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。汪芳山与兵丁们顽强杀敌捍守深沪,硬是一次次将来犯的倭寇击退。可惜在最后一次冲杀时,汪芳山乘骑的赤色母马意外失蹄,将汪芳山抛在地上,致其被倭军围杀,以身殉职。不过,汪芳山的逆行杀敌壮举是收到成效的,《晋江县志》称:“使民得以尽脱,遂死之,所全活万余命。”民众在他的掩护下,安全撤退。而倭寇也因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却,这样附近乡村的百姓同样免遭屠戮。汪芳山的功绩不可谓不大也。

詹肯构涕泪诗吊前贤

白驹过隙,一转眼400多年风卷而逝。从碧峰岭烽火台上眺望,深沪海面碧涛似缎、海船如梭,湾畔则是青烟锁阁台、车舆满尘埃,一派繁华景象悄然织就。沿着古道而下,偶然还能望见一道道斑驳的寨墙,无言叙说着曾经的守土战事。走过弯弯曲曲的村中路,当初汪芳山与倭寇搏杀的战场业已无觅。据介绍,感念汪芳山为民殉身,深沪人将其厚葬于深沪乌墩山,勒石纪事。1997年,该墓方移至今址。清乾隆年间,赫赫有名的江南道监察御史詹肯构视事福建,来到晋江深沪时,特地前往汪芳山墓凭吊并作诗云:“海氛肆虐偏江皋,大节凌云保二毛。壮气尚堪吞倭猲,雄风犹见战波涛。草露垂珠凝碧血,山花摘翠染征袍。至今墓田无人拜,玉垒峰寒万丈高。”詹肯构涕泪而诗,足见其对汪的崇敬之情。不过,他不知道的是,深沪人从来没有遗忘过汪芳山,他们不仅会在每年清明时前去祭拜他,而且还在深沪的城隍公宫内设置了汪芳山的神位,雕塑其像,供人膜拜。

深沪城隍公宫

深沪的城隍公宫内设置了汪芳山的神位

深沪城隍公宫,又称沪江城隍庙,位于深沪后山一带。该庙始建于明初,现存建筑为20世纪上半叶重修,坐东北朝西南,由埕、拜亭和大殿组成。步入庙内,我们发现庙中主祀城隍公,而左侧殿配祀的便是汪公(汪芳山)了。在汪公神龛上今悬一匾额名曰“恩沾沪江”,这是深沪人对汪芳山护民爱民恩德的一份感怀。据庙内人士介绍,每年一到汪芳山祭日(农历五月二十六日),到该宫拜奠汪公的人群络绎不绝。庙侧还设置了“抗倭名将汪芳山历史文化室”,对往来游客讲述汪芳山的故事以及深沪地方传说,使他们能感受深沪厚重的历史韵味。

深沪当地成立抗倭名将汪芳山历史文化室

深沪城隍公宫汪芳山神位旁,有录自《晋江县志》的汪芳山介绍文字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太平洋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